國文成績無法提升?

覺得國文課很無聊?

王欣國文帶給您的孩子一堂有趣又有效的國文學習!

王欣老師的話

        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能在「教室」裡相遇,做為師生甚至成為朋友,化身伴侶轉為知己。回顧過去,我一路以來南征北討,渴望立足各個大型補習班,跌跌撞撞幾經波折,然而這些試煉都滋養了我心中那份熱愛教育的種苗,在我心中化為更加強大的存在,支撐著我繼續走下去,直到幾年前終於有個小小的、能夠實現自己教育理念的王欣國文小窩,使得我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去愛更多孩子,與更多「幸福的人」相遇。我一直期許自己做個「好老師」,給學生一個好的身影來追尋。我相信,教育不是一個尋找答案的過程而已,它,更像鋪路,得一天天、一寸寸地做,人生路途何其長遠,能在這麼多孩子人生正要展開精彩的冒險之際參與,且影響他們的人生,我何其幸運,因此也有義務在他們見識沙漠之荒涼廣闊、海洋的無邊盛大、高峰上一覽無遺的世界美景前,帶給他們最豐富的生命禮物──給他們造一條通往世界最穩健的道路。

王欣老師的人格特質

「文學是同理心的工程,而世上有些路徑,只有在同理之中才能看見。」──張惠菁<比霧更深的地方>自序

放眼望去,台北街頭如同一座水泥森林,而各大補習班如同洪水猛獸般洶湧嗜血,各式各樣顯眼的口號充斥大街小巷,如同一張張等待獵物上鉤的網「更好的成績!」、「卓越優秀的師資!」、「北一女OO位、建中OO位,台北升學率最高!」這些能夠量化的數字固然是重要的,但除卻這些呢?

除了成績是「其實我今天在學校跟朋友吵架了,很不開心。」撇開滿分是「音樂課的表演準備了好久,今天同學的限時動態都是我的照片。」脫離成功模版是「社團成發準備得好辛苦,但我樂在其中。」

這些語句看似對立矛盾,但對於王欣老師而言只不過是日常,王欣老師身兼數職,而當中佔掉他最多心力的兩個身份便是母親與國文教師。雙子座的他可以隨時隨地板起面孔扮演嚴師的角色,下一秒又變成瘋瘋癲癲的喜劇演員跟學生說起笑話,而母親的身份也更能讓王欣老師同理每一個家長的苦楚,可以明白親子之間,作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也能夠因為師生之間亦師亦友無話不談的相處模式,理解小孩身處台灣高壓的升學體制下,喘不過氣的痛苦,借用作家張惠菁在他的新書<比霧更深的地方>中的自序中的一小句話:「文學是同理心的工程,而世上有些路徑,只有在同理之中才能看見。」王欣老師教授國文,中華文化浩浩湯湯五千多年,而其仰賴維生的文學更是建造出了一個精美華麗的世界,其龐大、精密都不能估計,而其中的一筆一劃、一字一句,都是出自於同理。

王欣老師對於自己是有極高要求的,也許是因為本身內建完美主義的緣故,對於各種事情都要求最好,幾近吹毛求疵的狀態,總是要求完美,並且好還要更好,永遠不留改善的餘地,並且在下次超越這次的完美狀態,盡可能給學生最高品質的內容,對於學生也適合要求自己般嚴謹,儘管平時再怎麼活潑有趣,該要的罰寫也是一次都少不得。在生活態度方面老師及其的自律,自律這件事情是伴隨著不情願的,正如同村上春樹所說:「今天不想跑步,所以才去跑。」可是自律帶來的好處便是能夠更加隨心所欲,老師也希望能夠以身作則,透過自己影響學生們透過自律的生活方式,將人生過得更加有餘裕。

「我所有的教學方式都敢開誠佈公,我不怕別人學,因為別人學不來。」這是王欣老師每每提到自己的教學方式時的起手式,因為教學品質有質量,因此才敢拍胸掛保證,不怕被看破手腳,這樣的自信不單只有在教學上,對待所有人王欣老師都是有足夠自信的,因為身為老師必須要展現足夠的信心才能夠有足夠的說服力帶領孩子們,於是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下,能夠昂首闊步走在前頭,帶領一整列的學生面臨各種升學壓力,因為信心走在最前頭,相信自己,其他的問題都能夠順利的迎刃而解,除此之外老師也足夠樂觀,甚至可以說是有點不可救藥,總是願意去相信壞的狀況不過因為還沒到結尾,所以選擇看向好的一面,事情永遠有轉機,沒有達不到的夢想,只有不願付出的代價。

王欣老師的心路歷程

「我是誰由我自己決定,我要成為我註定該成為的人。」——《波希米亞狂想曲》

王欣老師最開始被叫做「老師」時是在大學時期,在那個青澀的歲月中,除去課本之外的時間全部被打工佔去,是國文家教也是大學生,學生與老師的角色不斷遞換,在旁人看來也許是辛苦的,但王欣老師卻樂在其中,因為也是在此時他明白自己的力量有多大,王欣老師說:「我很享受在孩子的生命歷程當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影響孩子的成就感。」因為自己有這股力量,使她更加堅信他有足夠的愛去影響更多的孩子。

國文作為一切學科的基礎,也是最能影響人的一生的科目,國文其實就是我們的日常,然而孩子們對國文的印象大多時候都是──很無趣,但是王欣老師卻有辦法將國文演繹的生動有趣,在課堂中小朋友總是笑聲不斷,她總是有辦法化繁為簡,化無聊為腦洞大開,也因為他的幽默風趣與學生的距離拉近許多,有些小朋友喜歡老師到追著老師搭的公車跑,也有些早熟的小朋友總會在老師又發揮看家本領,說學逗唱樣樣來的時候,一邊忍笑一邊要老師趕快去看病吃藥。

夜路走多了,總會遇到鬼,老師做久了,也會碰到「例外」的學生。王欣老師明白教育不是交易,不是一味塞給小朋友自己認為對的、正確的東西,他們就能報以好表現做好學生,比如老師曾經遇過一個小孩,總是將作文當作小說寫,離題暫且不說,錯字注音更是買一送十,家長跟學校老師已經不再要求他了,但在一次次王欣老師課堂中的軟磨硬泡下,他仍舊保持自己愛說故事天馬行空的能力,卻也願意開始思考老師的講解。老師對於所有小孩都能保持一樣的愛與熱忱,更願意付出恆久綿長的耐心。

「老師」這個身分跟著王欣老師許久,而在幾年前也又再添了一個「媽媽」的角色,王欣老師做過學生,在師生關係之間的掌握一直都沒有問題,然而與老師關係密切的「家長」對他而言卻是全新的體驗,在當媽之後王欣老師覺得自己產生了「劇變」,他更能夠替家長設身處地的著想,也能理解家長的苦處,「嚴師」與「慈母」這兩種身分的的轉換靈活許多,而對於老師而言這當中最大改變就是這份柔軟。

了解課程與預約試聽

    我想了解線上/直播課程